福建高考报志愿两误区要避免
|
|
整理自:海峡都市报社 2009-6-28 8:34:36 |
N本报记者 叶琦 本报讯 文史、理工本科提前批和本一批志愿将于明天开始填报,随着今年普通高考成绩揭晓以及各批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确定,连日来高考志愿选择和咨询进入“白热化”阶段。昨日,全国多所院校在闽招生负责人提醒广大考生,近日志愿咨询呈现两大误区,填报志愿尤其要避免高分或者低分扎堆,最好要结合自己的分数和排名,综合考量之后填报合适的院校。 误区1 本一批过分保守 从去年的录取情况来看,省外多数老校名校“本一批”线上生源十分充足,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第一轮投档线上生源就爆满。为此,今年不少高分考生不敢再报这些学校。对此,部分院校的招生负责人表示,高分考生不用过分保守,只要根据自身排名,准确定位,可以大胆填报。 误区2 本二批偏爱沿海高校 根据往年的招生经验,一些有希望冲击本一院校的边缘考生为求稳妥而重点考虑本二院校,特别是省内院校,结果造成本二院校高分扎堆,一些考生偏爱沿海发达地区,忽略中西部名校,这些都不可取。
对于不少中档分数名次的考生来说,志愿的填报更加重要,招生比例的增加、投档比例的降低和考生人数的减少,这些因素都会增加中档分数考生一对一的录取几率。近几年的招生中,都出现了省内院校本二批一志愿线上生源爆满的情况,而中西部不太知名的师范类院校则生源惨淡。
这种录取状况也给考生提个醒,特别是一些中低档考生,在本二、本三批次志愿填报时,不妨放眼省外。类似民族学院、师范类院校以及一些二线城市的综合高校的录取机会可能相对要大一些,这将给一些在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附近徘徊的考生更多机会。 报考策略 用位次法“换算”成绩 近来不少考生家长咨询的热点仍然是:我的孩子考了××分,能报哪些院校?省高招办有关负责人提醒考生家长:在考生志愿填报完成前,任何人都无法知道高校的录取分数线,换言之,只有等到高校投档前,高校的分数线才会明朗。
面对众多的参考资料,该如何将今年的分数“换算”为往年的分数,从而便捷确定自己的志愿呢?高校招生老师建议,用位次来找自己的位置,例如,今年一名文史类考生考了612分,位居全省1120名,那么,查询去年1120名考生被录取到哪些学校,为自己圈定方向,然后再查询这所学校哪些专业的位次,前三年在福建招收的最高位是多少,最低位是多少,自己比较一下,就清楚能否被录取了。专家建议,最好看平均分所处的位次是多少。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的排名是“一分一排名”,即同分的考生的位次是相同的;而今年是“一人一排名”,即同分考生通过看单科成绩分出名次。换句话说,如果考生要“冲”,可以适当提高自己的名次。
|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
 |
|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
|
|